100W以下的小功率廣播功放通常自備前置級,無須配置前置放大器,俗稱合并式廣播機。功率較大(例如數百瓦以上)的廣播功放則通常須另配廣播前置放大器。但無論是合并式廣播機內的前置放大器還是分立的廣播前置放大器,其輸入口都應有優先權排序。通常至少有一個話筒處于最優先級,該話筒的信號能自動抑制其他輸入信號(即所謂具有自動“默音”功能),以便在尋呼以及有緊急事故時,能強行插入緊急廣播。
對比專業擴聲系統中的調音臺就沒有輸入優先級。
廣播線路一般比較長,因為一般會使用在室外擴音或走廊等場所,而一般專業音響的音箱線很少會超過百米。為減少傳輸損耗,廣播信號原則上是用“高電壓/小電流”的方式傳輸。所以廣播線路一般不須用昂貴的音箱線而只須用普通的雙絞線或RVV線,如果配置在室外,則應加防雷設備。
通常廣播功放都內置有輸出變壓器,用以提升(或規范)其輸出電壓,稱為“定壓式”功放。定壓式功放的輸出端子標示70V/100V等標稱輸出電壓規格,而不是像專業功放那樣標示額定負載阻抗數值(歐姆—?)。后者也因此被稱為“定阻式”功放。
公共廣播系統原則上不是立體聲系統,立體聲系統是一種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重現原發聲源方位的電聲系統。大家知道,為了營造具有方位屬性的聲像,立體聲系統至少需要兩個聲道,即至少要用兩個按一定規則配置的揚聲器放出兩路既相關又不相同的聲音,而公共廣播系統原則上只有一個聲道。
盡管公共廣播系統中可能有許多揚聲器,但它們只播放同一個聲音;多個揚聲器不是為了營造聲像,而是為了在廣播服務區內營造盡可能均勻的重放聲場。當然,如果一定要在公共廣播系統中播送立體聲節目,也并非絕不可能,但只能在有限的廣播區內,而且須花費額外的投資。專業擴聲系統中是兩條卡農線傳輸,也就是立體聲道傳輸。
順便指出,有些人認為定壓式功放的輸出電壓任何時候都應等于其標稱電壓,他們用電壓表(或電平表)監測正在運行的定壓功放時,總是發現輸出欠壓,從而認為功放有故障,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定壓式”廣播功放的“標稱輸出電壓”,是指對應于額定輸出時的輸出電壓,而不是任何情況下都具有的輸出電壓。
實際上,由于聲音信號是一種強弱不固定的信號,所以聲頻功率放大器在正常工作時的實際輸出電壓也是隨時變化的。在不過載的條件下,只有峰值信號才會達到標稱值,而其平均輸出總是小于標稱值。這就是用電平表監測時“總是欠壓”的原因。
“定阻式”功放,實際上絕大多數也是“定壓”的,只不過在輸出端標示的不是額定輸出時的電壓值,而是與此相對應的負載阻抗值。